第7章

    朱元璋并没有给朱雄英任何解释的余地,一脚踹在了他的身上。</p>

    “你不愿意告诉咱,那咱就自己来问问。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也不笑了,说道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这个怎么解释?”</p>

    这对一个大人而言,简直就是小菜一碟。</p>

    不过,朱雄英只有八岁,这已经是一道很好的题目了。</p>

    朱雄英本来是要说原本意思的,可是朱元璋却补充道。</p>

    “按照你的理解说。”</p>

    老朱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,铁了心了要弄明白。</p>

    朱雄英心头一跳,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。</p>

    但很快,朱雄英就下定了决心。</p>

    他面色平静,道:“三人在一起,其中有一个是我,那就能打一个师!”</p>

    “一个师?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脸上带着一些不解。</p>

    “是啊,整整一个师!”</p>

    朱雄英又说了一句。</p>

    “一个师有多少人?”</p>

    “两个卫所吧。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听到这里,也明白了。</p>

    “那咱就再考考你,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,什么意思?”</p>

    “这个简单!”</p>

    “君子说打你就打你,绝对不说废话!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缓缓合上双眼,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。</p>

    李公公则是一脸的焦急。</p>

    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都弄不清楚。</p>

    皇长孙当着皇上的面,对《论语》进行了一番解读,这倒也是天伦之乐。</p>

    但现在面前的是朱元璋啊。</p>

    “那你告诉咱,上课的时候,吕本对《论语》是怎么解释的?”</p>

    “你跟谁学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?”</p>

    “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咱是吕本教你的,你那套《论语》讲得差点没把他给气死。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做了一个深呼吸,反复提醒着自己。</p>

    这是他的大孙。</p>

    是大明的皇长孙。</p>

    大明江山,只能是标儿和大孙的!</p>

    “我自己领悟的。”</p>

    朱雄英嘿嘿一笑,道:“开个玩笑而已。”</p>

    “开玩笑?儒家经典岂是儿戏?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,继续解释道:“儒家是历代王朝公认的正统,这才是真正的立国之道。”</p>

    “这种玩笑,以后不要再开了。”</p>

    “是,孙儿记住了。”</p>

    朱雄英眼见蒙混过关,也就不和朱元璋计较了。</p>

    老朱说什么,他就做什么,毕竟,老朱才是皇帝。</p>

    谁知,朱元璋却转头看向了李公公。</p>

    “今天的课上,怎么会有争执?”</p>

    他的声音很平静,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。</p>

    其实,朱元璋在让李公公把朱雄英叫过来的时候,就已经把整件事都查清楚了。</p>

    李公公只要在门外随便找个小太监打听一下,就能弄清楚事情经过。</p>

    李公公的目光从朱元璋和朱雄英的身上扫过,这才慢悠悠的开口:</p>

    “殿下以为吕大人是在照本宣科。”</p>

    “吕大人则说,皇长孙殿下上课不专心,这才有了争执。”</p>

    李公公特意隐瞒了朱雄英在教室里睡着的事情,睡着了还不是因为吕本讲的太无聊了?</p>

    “哦?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望着朱雄英,沉吟道:“这个吕本,在大明虽不是有名的大儒,但也是有些学问的。”</p>

    “教你一个八岁大的孩子,绰绰有余。”</p>

    “如果不照本宣科,那你觉得他应该怎么教学生?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大概是不爱听取他人的建议吧。</p>

    但也有几个他会听。</p>

    一个马皇后,一个朱标。</p>

    再就是朱雄英了。</p>

    毕竟大孙子,老爷子的命根子啊。</p>

    朱雄英一开始并不打算提起这个话题。</p>

    不过,既然老朱都这么说了,他也就不客气了。</p>

    “我认为,并非只有吕本不对,甚至整个大明的儒家风气也不对。”</p>

    朱雄英挺直腰板,扯着嗓子道:</p>

    “儒家之道,并不能拯救大明。</p>

    “自古至今,每一个朝代都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。”</p>

    “如果明朝和前朝一样,只重儒家,那么现在的大明,和前朝也没有什么不同。”</p>

    整个奉天殿,一片肃杀。</p>

    李公公在旁边战战兢兢,一点也不敢插话。</p>

    甚至都不敢说一句陛下息怒。</p>

    毕竟,人家退了朝,还不是要说一声:“皇上万岁,大明万岁么!”</p>

    好小子。</p>

    你朱雄英是在咒我大明吗?</p>

    他在老朱面前告诉他,大明和前朝是一个样子,国祚也就是三百年。</p>

    这简直就是在抽老朱的耳光啊!</p>

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的声音很冷,到了这个时候,他再也没有把朱雄英当成一个小屁孩来看待。</p>

    反而有可能是大逆不道的子孙啊!</p>

    “孙儿以为,只重儒家,大明是不能长久的。”</p>

    朱雄英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调皮捣蛋,他盯着朱元璋:</p>

    “而儒家思想,在大明存在万年的要求里,只不过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环而已。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一听,若有所思。</p>

    这话怎么能从一个孩子嘴里说出来?</p>

    你才八岁,懂个屁啊!</p>

    “说来听听。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这才稍稍冷静下来,如果是其他人说出这样的话,朱元璋绝对会砍了他的脑袋。</p>

    可朱雄英到底是老朱家人,又是嫡亲长孙。</p>

    朱元璋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,但朱雄英的一番话,却让他浮想联翩。</p>

    想想也是,历朝历代,都是这样。</p>

    统一华夏的大秦王朝,只维持了十几年,就轰然倒塌。</p>

    西汉近二百年,东汉亦近二百年。</p>

    随后便是三国混战。</p>

    两晋合在一起,不过百余年,随后华夏再次分崩离析。</p>

    从隋唐到元朝,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三百多年的王朝。</p>

    这让朱元璋不由得陷入沉思。</p>

    没错!</p>

    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,华夏帝王唯儒家为尊。</p>

    但他们为什么不能一直统治下去?</p>

    这还真把朱元璋给难住了。</p>

    “孙儿认为,就算每一个朝代都提倡儒家,但三百年之后,王朝还是会被推翻。”</p>

    顿了顿,朱雄英又补充了一句:“此事与儒家无关。”</p>

    儒家经典,自然有它的价值。</p>

    问题出在像吕本这样研究儒家思想的人身上。</p>

    脑袋一转,照着课本上的内容,硬生生往学生脑袋里塞。</p>

    “接下来呢?”</p>

    朱雄英开始引导朱元璋。</p>

    “然后呢?”</p>

    朱元璋反问道。</p>

    “再后来,那些儒家学者,就形成了自己的派系。”</p>

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